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元璋的头脑(第3页)


    “本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王安交出去的。”
    朱瀚的话让朱棣有些下不来台,就在他准备据理力争的时候,朱标就已经得到了消息。
    他快地便来到了朱瀚的府上,看到朱棣对朱瀚如此的大不敬。
    朱标的脸色阴沉了下来。
    他连忙上前挡在了朱棣的面前,看着朱棣恨铁不成钢。
    “四弟,你怎能如此对皇叔无礼。”
    朱棣被说的有点莫名其妙。
    他依然没有任何的举动,看着如今的状况,他好似早已想到会有这般的动静。
    面对着这种事情,他没有任何的犹豫。
    “皇兄,我只是戳穿了王安的身份罢了,既然皇叔不愿意相信。”
    “那就让皇叔自己去调查,相信肯定能够找寻到更多的证据来佐证。”
    朱棣说着便转身离去,留下朱瀚和朱标两人站在书房中。
    朱标都不知道该如何解释,他看着朱瀚一脸的疑惑。
    “皇叔,四弟说王安的身份,他身份怎么了?”
    朱标一脸的求知欲,朱瀚便将朱棣刚刚对自己说的话,原封不动的告诉了朱标。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认为王安该不该杀?”
    朱标思考片刻,便坚定地看着朱瀚摇了摇头。
    他目光敏锐,仿佛心里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。
    “应天府之中。
    很多的事情早已烟消云散,包括胡惟庸他已经被杀了。”
    “事情便不用再去,过多的进行一番的调查。
    我甚至认为株连九族,对他来说便是最大的惩罚,只是可惜了那些无辜的百姓。”
    朱标看着朱瀚,对自己先前的想法就已经有了不少的改变。
    当时胡惟庸的那些恶行他心知肚明,朱元璋有多么的痛恨胡惟庸,他也清楚只是不少的人都因为胡惟庸而受到了牵连。
    朝中上下满朝文武都人心惶惶,只怕这一把火会烧到自己的身上。
    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之久,就没必要再去追查些什么。
    即便是王安与胡惟庸之间,有多少的关联,朱标也认为没必要,在把这件事情牵扯出来。
    “自古,只要是有才学之人必定会恃宠而骄,但王安受到了这般的影响。
    却依然能够保持初心。”
    “即便他与胡惟庸两人有再多的关系,我也认为他当时肯定也是无可奈何。”
    朱瀚看着朱标心中对他佩服无比,太子的眼光果然独到。
    “你既然能够想到这么多,那便就已经足够。”
    朱瀚对朱标现在越来越看重。
    朱标的这一番话,也让朱瀚把那些恩怨情仇,早就已经看得越明确。
    他对于事情从来都不会,牵扯到别人的身上。
    胡惟庸贪官确实没错,但他也为了大明江山付出了极大的努力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