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灰烬蠕动
冰冷的雨,是这座凝固宇宙里唯一的计时器。
它冲刷着百货大楼巨大的废墟深坑,冲刷着深坑边缘那片巴掌大小、深灰色的、粘稠如泥的灰烬沉淀物。
雨水汇聚,在灰泥光滑致密的表面形成一层不断更新、又不断被吸收的“水膜”
。
每一次水滴的撞击和渗透,都像在敲打一具密封在树脂中的昆虫标本,缓慢而执着地施加着微不足道却持续不断的外力。
灰泥内部,那点针尖大小的幽蓝光芒,在坐标烙印的冰冷指令驱动下,以恒定而微弱的频率持续闪烁着。
每一次闪烁,都并非能量的释放,而更像是一种内敛的、指向性极强的共振。
这共振作用于灰泥最微观的结构,引导着饱吸雨水的致密物质进行着极其缓慢、极其细微的重组。
灰泥最外层,在雨水反复的浸润和冲刷下,悄然生着变化。
原本致密光滑的表面,开始分泌出一种极其粘稠、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。
这物质与水混合,形成一种粘性更强、更具延展性的“粘膜”
。
粘膜包裹着灰泥,在雨水的冲刷下微微蠕动、变形,如同包裹在蛞蝓体表的粘液。
深坑边缘厚厚的光滑灰烬层,在持续的雨水冲刷下,也呈现出一种微妙的软化趋势。
致密的灰烬颗粒被水分子浸润、撑开,结构变得松散、更具可塑性。
如同被浸泡了亿万年的古老河床淤泥。
坐标的烙印在沉寂的意志核心中冰冷燃烧:西港码头-b7区-地下三层-废弃冷库-东北角承重柱-内嵌式通风管道入口-深度27米。
距离。
方向。
阻碍。
灰泥内部那点幽蓝光芒的闪烁频率,在坐标指令的绝对优先级下,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、却清晰可辨的加。
这加并非能量的爆,而是内部结构重组指令的优先级提升。
覆盖灰泥表层的粘稠“粘膜”
,在幽蓝光芒加闪烁的共振引导下,开始更加剧烈地蠕动、延展!
它如同拥有生命的史莱姆,缓缓地、试探性地向着灰泥与下方光滑灰烬层接触的边缘“流淌”
过去。
嗤……
一声极其轻微、如同湿布擦过玻璃的声响。
灰泥边缘的粘稠粘膜,终于接触到了下方被雨水软化、结构松散的灰烬层。
就在接触的瞬间!
灰泥内部那点加闪烁的幽蓝光芒猛地一亮!
一股微弱却极其精妙的引力场,如同无形的纳米触手,瞬间从粘膜接触点爆出来!
下方松散的灰烬颗粒被这股精妙的引力瞬间吸附、捕获!
无数细小的灰烬颗粒被强行拉向粘膜,如同铁屑被磁石吸引!
它们迅被粘稠的粘膜包裹、吞噬、同化!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