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战术初行小有收获(第2页)


    内容只有一句话:
    “如果意识可以被复制,那‘我’还是‘我’吗?”
    短短几个字,迅引爆评论区。
    有人开始讨论技术伦理,有人质疑人类自由意志的存在,更有人直接将其归为阴谋论。
    热度不断攀升,话题逐渐酵,甚至吸引了几家科技媒体的关注。
    苏悦看着实时数据,嘴角微扬。
    “诱饵投放成功。”
    她低声说。
    陈安抬头看了她一眼,快敲击键盘,将这条动态的流量波动同步导入林晚的意识通道,作为干扰信号。
    他知道,这不仅是一次舆论战,更是为林晚争取时间的掩护。
    ---
    林晚敏锐地捕捉到外部流量的变化,系统监控资源短暂偏移,给了她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    她迅上传第一批伪造意识数据——一段经过深度处理的记忆投影,内容是一名刚完成迁移的普通操作员的工作日志。
    数据流入系统,接受层层解析。
    她屏住呼吸,等待反馈。
    数秒后,屏幕上跳出一行字:
    “匹配度:987,临时访问权限授予。”
    她心头一松,随即迅调出低级操作员的意识图谱,开始比对特征模式。
    每一个“迁移体”
    都有独特的思维结构,就像指纹一样不可复制。
    但她不需要完全复制,只需要足够接近,足以骗过系统的初步识别机制。
    她一边记录,一边构建下一个阶段的伪装模型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终端突然轻微震动了一下。
    林晚眼神微敛,迅查看系统日志。
    现某条意识波动曲线被标记,并附带了一句注释:
    “波动延迟o3秒,建议后续观察。”
    她的心猛地一沉。
    虽然没有触警报,但已经引起了注意。
    这意味着,她的伪装并非完美无缺。
    她必须更快、更谨慎。
    ---
    回到安全地点,林晚摘下神经接口,指尖微微凉。
    “怎么样?”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